大家好,我是专注军事动态的自媒体人。今天要聊的这件事,发生在苏丹的难民营,看完真的让人胸口发闷 —— 炮弹竟然朝着手无寸铁的难民招呼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一、清晨的炮火:31 条生命瞬间消逝
2025 年 8 月 16 日清晨,苏丹北达尔富尔州法希尔市的阿布舒克难民应急中心,突然被密集的炮击声撕裂。
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砸向营地北侧,尘土与火焰瞬间吞噬了帐篷区,妇女的尖叫、儿童的哭喊与爆炸声混作一团。
当地时间 7 时 12 分,最后一发炮弹落地时,31 具平民遗体已遍布营地 —— 其中 7 名儿童的书包还散落着未写完的作业,1 名孕妇的手臂仍保持着护住腹部的姿势。
13 名伤者在缺医少药的营地中,只能躺在地上痛苦呻吟,没人知道下一秒能否活下来。发动袭击的,正是苏丹快速支援部队。
展开剩余77%二、半年 78 人丧命:难民营成了 "靶场"?
可能有人会说,这只是一次意外?但看看数据就知道,阿布舒克难民中心早已成了袭击的常客。
作为收容超 50 万名流离失所者的苏丹最大难民聚集地,这里的悲剧一直在重演:
2025 年 4 月 10 日,炮击致 15 人死亡; 5 月 17 日,连续四天轰炸夺走 18 条生命; 6 月 4 日,市场遭袭又有 14 人丧生。不到半年,78 名平民死在己方武装的炮火下。苏丹民间机构 "苏丹医生网" 怒斥:"这是对国际人道主义法的系统性践踏!"
三、围困中的绝境:吃的够 7 天,药缺 80%
更让人揪心的是,法希尔市早已被长期围困,难民们的生存本就难以为继。
食品储备仅够维持 7 天,药品缺口高达 80%,连最简单的止血绷带都成了奢侈品。这次炮击还摧毁了营地仅存的两个医疗点,本就崩溃的救援体系彻底瘫痪。
也就是说,就算躲过了炮弹,饥饿和疾病也在步步紧逼。
四、冲突根源:1200 万人无家可归的背后
这一切的根源,要从 2023 年 4 月的苏丹武装冲突说起。
截至 2025 年 8 月,全国已有约 1200 万人流离失所,近 3 万人丧生。达尔富尔地区 5 个州中,快速支援部队已控制 4 个,仅剩的北达尔富尔州(含法希尔市)成了双方拉锯的主战场。
为了争夺地盘,连难民都成了牺牲品?
五、国际社会的沉默:决议成了 "废纸"?
让人无奈的是,国际社会的反应格外冷淡。
联合国安理会 8 月 13 日刚要求解除对法希尔的围困,三天后炮击就来了,决议成了一纸空文。要知道,2025 年 4 月扎姆扎姆难民营遇袭时,非洲联盟还出声谴责过,这次却集体沉默。
80 万聚集在法希尔的难民,就像被世界遗忘了。
六、人道底线何在?
当炮弹落在难民营的那一刻,撕碎的不仅是帐篷,更是人类文明的底线。
《日内瓦公约》写着 "保护平民及民用设施",可在 1200 万流离失所者的眼泪中,这些字显得格外苍白。大国博弈可以争资源、划势力范围,但无辜者不该成为牺牲品。
古人说 "兵者,凶器也,圣人不得已而用之"。可当武器对准难民,当炮火摧毁希望,那些高举人道旗帜的宣言,到底是守护生命的盾牌,还是粉饰利益的幌子?
阿布舒克营地的每一缕硝烟,都在拷问着所有人的良知。
你们觉得,这样的悲剧该如何停止?
发布于:山东省易倍策略-配资股网-炒股配资手机版-股票如何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